2019年第一批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界定结果汇总
13.皮下电子注射器控制助推装置:由注射器主机、抽吸泵、抽吸管和电源连接线组成。需配合注射器、注射针头使用。使用时,将装好玻尿酸的注射器和注射针头安装在注射器主机上,通过注射器主机调节进针深度、出药速度和药物剂量。用于医疗美容医院,辅助将透明质酸(又称玻尿酸)注射到面部真皮层中,解决真皮层缺少水分、皮肤粗糙、毛孔粗大、面部松弛有皱纹等问题。不直接与身体或玻尿酸接触。分类编码:14-01。
14.肺结节形状记忆合金弹簧圈定位系统:由弹簧圈、导引针、连接头、推送杆和穿刺针组成。其中,弹簧圈采用医用镍钛记忆合金材料制造,导引针和穿刺针采用不锈钢针管制造,推送杆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导引针针柄、推送杆手柄和连接头采用聚碳酸酯(简称PC)材料制造。无菌提供,一次性使用。用于在电视胸腔镜手术(VAST)前对肺周围型小结节病灶部位进行标记定位,引导术中小结节病灶切除。留置体内时间小于24h。使用时,在CT引导下将穿刺针穿刺至肺小结节临近肺组织,取出穿刺针衬芯,将导引针和穿刺针连接,推送杆插入导引针管并先向前推送,推出弹簧圈前端于肺结节附近。然后推送杆不动,缓慢退出穿刺针和导引针导引针手柄,弹簧圈中段、尾端推出,尾端留置于肺脏层胸膜表面,然后一并拔出推送杆、导引针和穿刺针,将弹簧圈留置定位于肺小结节病灶部位。分类编码:02-15。
15.肺部弹簧圈定位标记及输送系统:由肺部弹簧圈定位标记及输送系统组成。其中肺部弹簧圈定位标记由弹簧圈和金标记组成;输送系统由输送导丝、输送导管和导管座组成。弹簧圈采用镍钛丝制成,金标记采用99.99%的金制成,输送系统采用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制成。无菌提供,一次性使用。需与支气管镜和X射线显影设备联合使用。用于在胸外科手术前将肺部弹簧圈定位标记经支气管输送到肺部病灶位置,手术中可利用肺部弹簧圈定位标记上的金标记在X射线下的显影性进行标记,以助于在胸外科手术中将病灶切除。肺部弹簧圈定位标记在体内留置时间小于30天。分类编码:02-15。
16.下颌运动分析系统:由控制元件、连接器、记录分析软件组成,附件包括面弓、颌架支撑架、鼻托、咬合叉、放大器和电极电缆。通过3D超声测量来获取并记录患者下颌运动的轨迹数据,用于为在CAD/CAM系统和CBCT系统中制作牙科功能修复体(如功能性假牙和颌垫)提供数据信息。分类编码:17-01。
17.羊膜囊推送复位球囊导管:由球囊、球囊固定部件、外导管、内导管、单向阀固定部件、单向阀组成。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无菌提供,一次性使用。用于在进行紧急宫颈环扎前,对球囊注入空气,使用注气后的球囊导管,将脱出的羊膜囊及胎膜推送复位回宫腔内,使手术得以进行。分类编码:18-01。
18.医用胶原蛋白口腔溃疡防护凝胶:由Ⅲ型胶原蛋白、Ⅰ型胶原蛋白、赋形剂(卡波姆、木糖醇、丙二醇)和防腐剂(尼泊金甲酯钠和尼泊金丙酯钠)组成。一方面利用所含胶原蛋白具有的三螺旋结构,与创面中断裂的胶原蛋白通过分子间范德华力形成超螺旋结构,这种网状的超螺旋结构可在受损组织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离、屏障口腔创面;另一方面,胶原蛋白具有较好的细胞粘附性(胶原蛋白其带电荷的氨基酸残基与细胞表面的电荷,通过物理的电荷相吸作用发生细胞黏附),为细胞提供外部支撑,以促进损伤部位的修复。用于缓解口腔溃疡、口腔炎症、义齿或手术造成的创面所带来的疼痛,促进创面愈合。随着清洗漱口和人体分泌物(如唾液)排出体外。与人体接触时间少于24h。所含Ⅲ型胶原蛋白分子量为65.3kDa ,Ⅰ型胶原蛋白分子量为40-60kDa,无生物活性,不参与细胞代谢,不进入血液循环,不发挥药理学作用;且由于产品分子量较大,在人体中停留时间小于24h,不在体内降解。分类编码:17-10。
19.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辅助测量系统:系统由测量球头(包括由聚碳酸酯制成的外壳、电路板)、软件系统组成。其中测量球头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无菌提供,一次性使用。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于手术过程中将测量球头置入臼杯中进行操作,通过传感器测量当前空间姿态,根据当前的空间姿态数据计算与中立位姿态的角度差,得到髋关节的运动范围,并在软件中显示相应角度信息。通过传感器测量当前的接触状态,检测髋关节是否脱臼,同时在软件系统中有相应显示信息。测量球头主要作用是置入臼杯内,采集空间姿态数据、接触状态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打包以及传递数据。软件系统主要作用是接收并解码接收球头的姿态数据和接触状态数据,计算与中立位姿态的角度差,对接触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并把角度信息和接触信息显示在屏幕中。通过本系统,可测量股骨头假体在不同下肢姿态下的活动姿态,及对可能发生的脱位等情况进行检测,通过在计算机终端实时以图像化,数字化形式显示姿态,实现实时显示,用以辅助术者于手术过程中判断髋关节假体植入后是否满足术前预期,并指导术中对于假体姿态的调节。以避免术后因假体安装姿态不理想导致的假体脱位、碰撞等情况出现,并可对术后恢复的活动情况进行指导和约束,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如疼痛、活动不良)的发生率,延长关节假体的使用寿命,降低术后翻修率。分类编码:04-16。
20.膨宫动力系统:由主机系统和手术套件组成。主机包括液袋挂钩、液袋杆、触摸屏显示器、流入管路插座、流出管路插座、废液袋悬挂器、宫腔镜组织切除系统连接器、脚踏开关连接器、轮、轮锁、手柄、开关、电源端口、等电位插头、储物筐安装点、储物筐、电源线整理柱及电源线。手术套件包括流入管路套件(无菌提供)、流出管路套件、废液袋及标本收集袋。不含冲洗液,不包括切割用的手术刀头。用于在诊断性和手术性宫腔镜治疗期间提供液体使子宫膨胀。也用于宫腔镜治疗期间提供液体冲洗吸引功能,同时可监测流入和流出子宫的冲洗液之间的体积差异。还用于宫腔镜治疗期间为手术刀头提供绞碎或切除子宫等组织的动力。分类编码:18-03。
21.一次性肺外科标记物及输送系统:由标记物及输送系统组成。其中输送系统由鞘管和手柄组成。标记物预装在输送器鞘管头端。标记物采用镍钛合金材料制成,输送系统采用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制成。无菌提供,一次性使用。需与支气管镜、X射线显影设备、导航系统联合使用。用于在手术前将标记物经支气管镜的工作腔道(支气管)并在X射线透视设备和导航系统的协同导引下,输送到肺部病灶位置,手术中可利用标记物在X射线下的显影性标记病灶位置,以助于将来在外科手术中切除。标记物在体内留置时间不得超过24h。分类编码:02-15。
22.髓内钉远端锁钉定位/钻孔器:由主机、探测器、传感器、钻孔导向器和骨科钻头组成。传感器及骨科钻头为无菌提供。定位器可模拟出放入人体器械的三维立体图像并显示该图像。钻头装载于探测器上,为后续螺钉的植入准备骨道。在髓内钉植入手术中,用于探测操作器械与植入物之间的位置和距离,向外科医生提供髓内钉放置位置的信息,协助医生确定髓内钉的钻孔位置,并可以用钻头来钻开骨质。分类编码:01-10。
23.脊柱微创手术照明导光束:由不锈钢头端、防热罩和光纤组成。在脊柱微创手术中,作为脊柱微创撑开系统的照明组件,连接内窥镜光缆及脊柱微创手术撑开器,并通过光导纤维传递照明用光,为脊柱微创手术视野提供照明。分类编码:01-10。
24.碎皮机:主要由主机、刀具、盛皮碗和托盘组成。在盛皮碗中放入皮肤组织,通过主机带动刀具组件转动,剪碎皮肤组织。剪碎后的皮肤组织可用于植皮或整形手术。分类编码:01-10。
25.一次性内镜下治疗用磁珠:由磁铁珠、白色固定线和黑色固定线组成,固定线两端与磁铁珠固接。与内窥镜配合,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时,由单个磁珠体或多个磁珠体串联形成的磁珠串可为剥离面暴露不佳、操作空间狭窄、视野困难的手术部位提供牵拉,产生张力。磁珠磁性仅用于多磁珠间相互吸引,适用于单独磁珠重力产生牵拉作用不足时增大牵引力。分类编码:02-11。
26.3D打印放射治疗定位装置:3D打印成型装置,主要由垫极孔、减重孔、定位孔组成。用于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时,精度确定放疗的位置。分类编码:05-04。
27.超声乳腺环扫支架:由环形旋转机构、超声探头夹持机构、乳房轮廓感应机构和支撑吊架等组成。夹持超声探头并带动超声探头环形旋转,对受检者乳腺环扫,用于乳腺的超声检查。分类编码:06-08。
28.医用电子放大镜:由放大镜镜头、手柄、电池和电源适配器组成。使用时放大镜镜头紧贴皮肤,将需要观察的部位置于镜头中心位置。用于对患者皮肤病变组织的诊查。分类编码:06-13。
29.紫外光诊察灯:主要由灯头、壳体、固定装置、电源适配器组成。产品产生可透过皮肤表层的UVA紫外线照射皮肤患处,观察皮肤的色泽变化。用于皮肤科临床检查时提供照明,增强病变部位的可视性。分类编码:07-01。
30.多参数检测仪:主要由主机、自主研发的检测设备以及外购的检测设备组成,其中自主研发检测设备包括:红外体温计、血糖仪、视功能检测眼镜和医用放大镜;外购检测设备包括:心电电缆、心电电极、血氧探头、体温探头和血压袖带,外购检测设备均为已有注册证产品。各组成部分与主机之间通过电源线和/或数据线连接。用于对患者的血糖、血压、血氧、体温、心电等生命体征参数的检测,其中血糖检测功能需配合血糖试纸。不具备ST等关键生理参数、动态血糖/葡萄糖连续监测的功能。分类编码:07-03。
31.多参数检测板:主要由检测板主体、血氧测试指套和配套移动软件组成,一体机产品。通过检测板上的传感器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用于患者单导联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体温、总胆固醇以及尿酸的检测,配合血糖检测试纸可用于患者的血糖检测。分类编码:07-03。
32.中央监护系统:主要由床垫、传感器、中央工作站和云平台组成。患者躺在床垫上,传感器采集患者特定的微小振动信息并转化为电信号,传输到控制模块进行计算处理,得出人体的心跳和呼吸数据等,并通过无线模组传送到云平台和移动终端。适用于人体呼吸、心率的辅助监测和异常状态报警,以及人体在床、离床状态的显示和报警。分类编码:07-08。
33.动态足底压力检测系统:由鞋主体、压力传感器鞋垫、信号采集发射器和配套软件组成。产品能够检测到患者足底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显示在软件界面,医生借助显示的压力分布图和参数,对患者的运动损伤康复情况、术前术后效果进行专业评估。分类编码:07-09。
34.光学三维人体测量系统:主要由扫描主机、电源适配器、数据线、标定板套件和配套软件组成。设备采用LED光,对人体部位扫描并获取扫描部位的彩色三维形体模型数据。测量的数据可用于整形外科、康复矫形、心胸外科等领域中,辅助医生进行病情诊断和评估。分类编码:07-00。
35.消化道内尺寸/球囊压力测量系统:主要由主机、导管、显示终端、台车和生理盐水组成,生理盐水用于充盈/排空导管。使用时,产品不接触患者,生理盐水不接触人体。将生理盐水注入放置在测量区域的球囊导管中,通过内窥镜,获得消化道内尺寸和球囊压力的估计值。用于食道、消化道结构的评估。分类编码:07-00。
36.咳嗽音记录仪:由咳嗽音记录仪、咳嗽音传感器、电池组和数据存储卡组成。产品可随身佩戴,用户将咳嗽音传感器贴在胸口,用于采集、记录和贮存非卧床患者的咳嗽音。记录的咳嗽音可供专业人员查看、分析。记录的咳嗽音用于专业人员进行咳嗽分类,从而监测、评估治疗及药物对患者的影响。分类编码:07-00。
37.医用射频识别探测系统:由探测主机、收集桶和手持机组成。配合特定的射频识别外科手术敷料使用。利用射频探测原理,通过系统的探测主机对患者实行体外探测来诊断患者体内是否有滞留的手术敷料;利用从患者体内取出的吸收血液后的敷料重量变化来计算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通过对待使用和已废弃的手术敷料的探测和统计来实现射频识别外科手术敷料的状态管理。分类编码:07-00。
38.糖尿病足诊断贴:由二水氯化钴、基底材料和衬背纸组成的膏贴状物品。使用时,贴于患者足部10分钟,观察颜色变化。在吸收足部汗液后发生反应后,产品由蓝色转化为粉色。根据颜色转化时间,用于对糖尿病足部综合症进行早期诊断与预测。分类编码:07-00。
39.眩晕症诊疗系统:由主机、视频眼罩(成分为聚氨酯)、控制台(含控制盒)和软件组成。通过带动患者进行三维转动,诱发患者的眼震,采集眼球运动图像后通过软件分析眼球的水平和垂直运动,计算眼震的方向和强度,从而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进行辅助的诊断评估,并可依据评估结果进行辅助治疗。适用于无特殊禁忌症的患有水平及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的患者。分类编码:07-00。
40.呼吸训练仪:主要由外壳、控制电路板、指示灯、叶片和一次性使用吹气嘴组成。患者使用吹气嘴吹气,通过呼吸的气体使叶片转动,最终将吹气量显示。用于胸肺部疾病、外科手术、麻醉、机械通气等导致肺功能下降后患者的肺呼吸功能恢复,以及减少和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分类编码:08-05。
41.面罩接口:由面罩软垫、面罩面板和连接口组成。作为口鼻气雾给药器和网式雾化器的通用部件,用作吸入接口供患者使用。分类编码:08-06。
42.二氧化碳导管(CO2导管):主要由鼻叉、管子、定位套、四通接头、鲁尔内锁接头、鲁尔外锁接头、耳挂和套锁钉组成。无菌提供。作为通用管路,与多种二氧化碳分析测试装置配合使用,用于连接患者与二氧化碳分析测定装置,或连接患者与麻醉机/氧气瓶端口。分类编码:08-06。
43.自动气囊压力控制器:主要由控制单元、测量单元和气路单元组成。主要用于重症监护室、麻醉后恢复室、急诊治疗中心和转运场合中,与气管内导管或气管切开插管连接,用于监测和控制导管/插管的气囊压力。分类编码: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