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医疗器械分类界定结果汇总(2020.07~2021.12)
(二十)一次性使用无菌盆底穿刺引导器:由勾针、主体与锁固螺钉组成。采用不锈钢和塑料制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用于妇科盆底及尿失禁修复手术中,使用时先将不可吸收缝合线安装在产品上,再通过本产品引导不可吸收缝合线及与不可吸收缝合线连接的带状网片穿刺通过子宫颈骶棘韧带,之后拉伸带状网片提升子宫,然后将带状网片缝合在韧带上,以达到持续提升子宫的目的。本产品引导不可吸收缝合线和网片进入人体后取出。分类编码:02-15。
(二十一)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用附件包:由密封套装、可撕鞘管套装、闭孔器和内窥镜测试用防水盖组成。采用高分子材料、304不锈钢、镀镍黄铜材料制成。与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配合使用,用于腹腔镜手术。(1)密封套装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由伸缩套和密封塞组成,伸缩套具有伸缩性,可组装到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的多功能通道器前端,用于延长多功能通道长度,为插入多功能通道器的柔性手术器械提供支撑;密封塞插入多功能通道后端,用于为多功能通道器管道入口周围提供密封,辅助维持气腹。(2)可撕鞘管套装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由穿刺辅助管和可撕鞘管组成,穿刺辅助管用于将闭孔器推进切口时包裹在其外,可撕鞘管用于将多功能通道推进切口时包裹在其外,以保护切口或组织免受损伤,穿刺辅助管和可撕鞘管在多功能通道器就位后撕下取出。(3)闭孔器为非无菌提供可重复使用产品,使用时插入穿刺辅助管中,再将穿刺辅助管和闭孔器引入切口,形成通向腹腔的路径,闭孔器允许通气和插入内窥镜,以便对腹腔进行目视检查。取下闭孔器后将穿刺辅助管留在切口中,作为插入多功能通道器的通道。(4)闭孔器内窥镜测试用防水盖为非无菌提供可重复使用产品,用于在清洗内窥镜之前,将防水盖插入内窥镜电缆接口,以防止液体进入接口(非器械)。分类编码:02-15。
(二十二)可视肠道支架输送装置:由前端帽、摄像头、蛇皮套管、蛇骨、前端、后端、外管、内管、中管、回撤套、钢丝绳、支架回撤组件、助推管、发条、前手柄、后手柄组成。采用聚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醚醚酮、聚乙烯/聚丙烯、医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有源器械。与肠道支架配合使用,用于输送肠道支架。使用前在手术室内先把肠道支架装载到产品中,经肛门插入人体肠道,到达肠道病灶位置后释放肠道支架。术后取出。体内留置时间小于24小时。分类编码:02-12。
(二十三)可视鼻肠管:由鼻肠管、摄像头组件、导丝、尼龙绳、手柄组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使用时,将鼻肠管经鼻腔插入人体,利用摄像头的可视功能,引导鼻肠管到达患者胃肠道或胃部后,稳住鼻肠管,后撤手柄,使导丝、摄像头组件与鼻肠管脱离,并将鼻肠管留置于人体中。用于经鼻输送营养液和抽取胃液。鼻肠管体内留置时间小于等于28天。分类编码:14-05。
(二十四)一次性使用息肉圈套器:由圈套丝、套管、鞘管、应力消除组件、连接器、手柄、指环组成。采用不锈钢材料、高密度聚乙烯制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在内窥镜下使用,用于切除胃肠道内的小型息肉、广基息肉、带蒂息肉和组织。分类编码:02-13。
(二十五)力感知戳卡配套用穿刺针:由针体和针座连成一体组成。采用聚醚醚酮或不锈钢材料制成。为非无菌提供可重复使用产品,使用前由使用机构根据说明书进行灭菌处理。与内窥镜手术系统力感知戳卡配合使用。使用时,将产品插入到力感知戳卡中,进行穿刺,穿刺后拔出穿刺针,力感知戳卡留在穿刺部位。用于胸腔、腹腔和盆腔的穿刺,建立通路,并辅助将力感知戳卡留置在穿刺部位。留置在穿刺部位的力感知戳卡用于感应手术过程中手术器械横向操作时的操作力。分类编码:02-12。
(二十六)钛缝合线:由缝合线和缝合针组成。缝合线采用钛丝制成,缝合针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用于软组织、器官和/或皮肤的缝合。分类编码:02-13。
(二十七)非吸收性外科缝线:分为带针与不带针两种。非吸收性外科缝线采用医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缝合针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用于心血管、眼科和神经外科手术中缝合、结扎人体软组织。分类编码:02-13。
(二十八)胆道扩张导管:由导管座和扩张管体组成。采用聚丙烯、聚甲醛、硅油(润滑剂)、不锈钢、铂铱合金材料制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用于经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或超声内镜引导下胆汁引流手术等手术中,通过内窥镜管道或穿刺部位插入到胆道,用于扩张或者扩大胆道腔体或其开口部。术后取出。分类编码:02-11。
(二十九)一次性使用组织牵开器:由主体、导入针和锁定夹组成。采用不锈钢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材料制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手术中在内窥镜下操作,用于悬吊牵开目标组织或器官来改善手术视野。分类编码:02-11。
(三十)一次性使用皮下隧道工具:由电极皮下隧道工具和延伸导线皮下隧道工具组成。其中电极皮下隧道工具由隧道杆、套管头、通条和限深器组成;延伸导线皮下隧道工具由隧道杆、套管头、输送器和手柄组成。采用不锈钢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制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用于手术中创建从颅骨切口到耳朵后上方切口的皮下隧道,为皮下放置脑深部刺激系统的电极和延伸导线建立通道。术后取出。不接触中枢神经系统。分类编码:02-12。
(三十一)一次性使用无菌隧道针:不锈钢棒状物,可分为尖端、中部和末端。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用于建立皮下隧道,辅助导管通过该隧道。使用时,将导管与产品的末端连接,产品尖端从手术切口处插入,在皮下走行,建立皮下隧道,牵引导管通过隧道,到达皮下指定部位后,将导管与产品分离。术后取出。分类编码:02-12。
(三十二)一次性使用无菌消化道牵引夹:由挂环、弹簧、夹片、夹座组成。采用不锈钢、聚乙烯醇材料制成。与夹子装置配合使用。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使用时,通过内窥镜通道插入至消化道。用于夹闭牵引消化道内软组织,以达到开阔手术视野的目的,术后取出。在体内滞留时间小于 24 小时。分类编码:02-15。
(三十三)一次性使用小肠隔离保护装置:由隔离袋、推拉杆、管形套管、握把、手柄组成。隔离袋采用硅胶制成,推拉杆、管形套管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握把、手柄采用聚碳酸酯材料制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使用时,通过手术创口或者微创穿刺孔输送到手术部位,拉动手柄使管形套管里的隔离袋展开。用于结直肠癌手术、子宫及附件手术、膀胱输尿管手术、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清扫手术或腹膜后大血管手术中,对下腹、盆腔及后腹膜进行手术时,将小肠从手术部位隔开,显露手术部位。术后取出。分类编码:02-15。
(三十四)一次性使用无菌止血夹(含球囊)套装:由夹体、球囊、延长管、穿刺套管、接头、球囊扩充压力泵(可选配)组成。采用不锈钢和高分子材料制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使用穿刺套管经皮穿刺至腹腔,一次性使用无菌止血夹通过穿刺套管通道进入腹腔,将血管置于球囊和夹体之间,使用球囊扩充压力泵通过延长管对位于夹体内部的球囊进行加压,使球囊和夹体间距缩小,压迫血管以临时夹闭血管或组织。用于外科手术时临时夹闭血管或组织。术后取出,在体内滞留时间小于1小时。分类编码:03-05。
(三十五)手动球囊导管充压泄压装置:由同轴连接器、制动活栓和注射器组成。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用于心血管介入手术中,与球囊型冷冻消融导管连接使用,利用注射器的刻度控制充液和放气量,对球囊型冷冻消融导管进行充液以及回缩。仅在体外使用,不接触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分类编码:03-13。
(三十六)医用个性化神外穿刺手术导板:由支撑板和定位孔组成。根据影像学得到的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后经3D打印制成。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为一次性使用非无菌产品,使用前由使用单位根据说明书进行灭菌处理。用于脑部微创穿刺手术时的定位、导向及保护。分类编码:03-14。
(三十七)医用个性化神经外科手术导板:由定制式头面部皮肤板和定位导向孔(管)组成。采用聚乳酸(PLA)根据影像学得到的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后经3D打印制成。为一次性使用非无菌产品,使用前由使用机构根据说明书进行灭菌。用于在神经外科手术术前或术中,覆盖于患者的头部或面部,辅助医生进行定位,通过定位导向孔(管)将穿刺或导管手术器械引导到通过立体定向定位方法得到的靶点位置。分类编码:03-14。
(三十八)医用个性化手术导板:根据影像学得到的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后采用光敏树脂(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和环氧树脂共聚物)材料经3D打印制成。为一次性使用非无菌产品,使用前由使用单位根据说明书进行灭菌处理。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接触中枢神经系统或血液循环系统。用于骨盆、四肢、头颅、脊柱部位的骨科手术中的定位、导向、评估或提供基准面。分类编码:04-16。
(三十九)医用个性化膝关节手术导板:由截骨导板和置钉导板组成。根据患者膝关节影像学资料,采用不锈钢粉未材料、尼龙粉未材料或光敏树脂材料经3D打印制成。为一次性使用非无菌产品,使用前由使用单位根据说明书进行灭菌处理。用于膝关节内固定手术,辅助手术医师在术中进行定位。分类编码:04-16。
(四十)医用个性化手术导板:分为头颅部位手术用导板和四肢部位手术用导板两种;头颅部位手术用导板由固定器、导向器、凹槽、凸台、导向孔、卡座组成;四肢部位手术用导板由克氏针定位孔、定位导向孔组成。根据影像学得到的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后经3D打印制成。采用聚乳酸脂材料制成。为一次性使用非无菌产品,使用前由使用单位根据说明书进行灭菌处理。分类编码:04-16。
(四十一)神经外科手术用测量尺:器身带长度刻度。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为非无菌提供产品,可以重复使用50个灭菌周期,使用前由使用单位按说明书进行灭菌处理。用于神经外科立体脑电图深部热凝电极植入术中,测量深部热凝电极植入的长度以及测量钻头打孔深度。分类编码:03-14。
(四十二)颅骨钻头:由内钻头、外钻头、离合机构、接口组件组成。采用医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为非无菌提供可重复使用产品,使用前由使用机构根据说明书进行灭菌处理。与手术动力装置配合使用,用于手术中对颅骨钻孔,建立通路。不接触中枢神经系统。分类编码:03-11。
(四十三)一次性使用三叉神经痛压迫球囊装置:由球囊装置和穿刺鞘两部分组成。球囊装置由显影环、球囊、导管组件、单向阀和推注器组成。穿刺鞘由针芯和穿刺鞘外管组成。采用天然乳胶、钽、聚醚嵌段聚酰胺(Pebax)、医用不锈钢、聚酰胺(P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聚丙烯树脂(PP)、聚碳酸酯树脂(PC)、高密度聚乙烯(HDPE)、合成橡胶材料制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使用时,在X线透视监视下,穿刺鞘经皮穿刺至颅底的卵圆孔后撤出针芯,留下穿刺鞘外管。通过穿刺鞘外管将球囊导入迈克(Mechkel)腔,然后注入对比造影剂充盈球囊,通过球囊的扩张压迫迈克腔,把导致三叉神经痛的神经纤维解除压迫,并通过扩张的球囊压迫半月神经节中的纤维损伤,用于对三叉神经痛进行治疗。产品不接触血液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分类编码:03-14
(四十四)迈克腔扩张球囊导管套件:由球囊组件、穿刺鞘组件、导引针及注射器组成,其中球囊组件由衬丝、鲁尔帽、鲁尔三通阀、球囊导管及显影环组成,穿刺鞘组件由鲁尔帽、鲁尔接头、穿刺鞘管及穿刺鞘芯组成。采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聚乙烯、聚酰胺、天然乳胶、聚丙烯、聚丙烯、不锈钢材料制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使用时,在X线透视监视下,穿刺鞘经皮穿刺至颅底的卵圆孔后撤出穿刺鞘芯,留下穿刺鞘管。通过穿刺鞘管将球囊导入麦克腔,然后注入显影液充盈球囊,利用充盈显影液的小球囊对三叉神经半月节内节细胞和神经纤维进行压迫、破坏(毁损),阻断痛觉纤维的传导作用,达到止痛的目的。用于对三叉神经痛进行治疗。产品不接触血液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分类编码:03-14。
(四十五)可冲洗切削钻:由切削钻、外壳、冲水管、出水口、连接柄组成。采用医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与动力系统配合使用,用于鼻颅底手术、侧颅底手术、耳内镜手术中打磨、切削组织和骨质。所含冲水管可与手术电动动力系统蠕动泵连接,使生理盐水从可冲洗切削钻出水口流出,以实现降温切削钻的目的。不接触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循环系统。不含生理盐水。分类编码:04-12。
(四十六)一次性使用无菌开颅固定器:为中空筒状。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为一次使用无菌产品。开颅手术中,放置在颅脑开颅部位的颅骨上,使用时钻头可通过产品的中空筒,用于协助固定钻孔位置。不接触中枢神经系统。分类编码:04-14。
(四十七)电动骨组织手术设备用手柄(含附件):由电动手柄和附件组成,其中电动手柄由马达、夹筒、集成电缆组成。附件包括角度驱动附件、角度附件、直型驱动附件、可调节角度附件、可调节直型附件。采用不锈钢、铝、陶瓷、酚醛、环氧树脂、镀铬黄铜、聚酰胺-聚亚胺材料制成。为非无菌提供可重复使用产品,使用前由使用机构根据说明书进行灭菌处理。使用时,手柄一端连接手术动力系统,另一端通过附件连接手术解剖工具(如钻头)。用于主机与手术解剖工具之间的连接,手术动力系统可为手柄供电,手柄驱动手术解剖工具在不同外科手术中实现钻磨、磨削等操作。还可与光学反射球配合使用,手柄可通过光学反射球被导航/导航定位系统识别以实现手术过程中手术解剖工具位置的可视化。分类编码:04-12。
(四十八)鼻腔清洗液:由瓶体、手动定量喷雾泵、喷嘴、防尘盖、等渗氯化钠溶液组成。用于清除鼻腔内过敏原、粉尘、细菌及鼻腔分泌物等;湿润鼻腔,缓解因鼻炎、鼻窦炎引起的鼻塞、鼻痒、流涕、打喷嚏等鼻腔不适;缓解因感冒引起的鼻部不适症状。分类编码:14-15。
(四十九)鼻腔清洗液:由瓶体、手动定量喷雾泵、喷嘴、防尘盖、等渗氯化钠溶液、2-仲丁基环己酮组成。用于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鼻腔疾病患者的鼻腔清洗,或用于鼻腔手术后及放疗后的鼻腔清洗。分类编码:14-15。
(五十)海水鼻腔清洗液:由海盐和纯化水配制而成。用于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鼻腔疾病患者的鼻腔清洗,也用于鼻炎手术后及化疗后的鼻腔清洗。分类编码:14-15。
(五十一)海水鼻腔护理喷雾器:由瓶体、手动泵、喷嘴、防尘罩及液体组成,液体由海盐和纯化水组成。为非无菌产品。用于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鼻腔疾病患者的鼻腔清洗;鼻部手术后及化疗后的鼻腔清洗。分类编码:14-15。
(五十二)创可贴:由绑带、粘着胶带、剥离纸组成。绑带由无纺布、聚乙烯网制成;粘着胶带由聚氯乙烯薄膜、丙烯系粘结剂制成;剥离纸由优质白纸、硅酮制成。为一次性无菌产品。用于浅表性非慢性创面的一次性保护。分类编码:14-10。
(五十三)藻酸盐敷料:由藻酸盐纤维加工制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通过吸收创面渗出液,用于体表非慢性创面的覆盖。分类编码:14-10。
(五十四)凝胶敷料:由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纤维素和纯水组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用于吸收创面渗出液或向创面排出水分,用于手术后缝合创面等非慢性创面的覆盖。分类编码:14-10。
(五十五)水凝胶敷料:由聚乙烯护页、聚氨酯薄膜、无纺布、水凝胶(由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甘油、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钠盐组成)和离型纸组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通过吸收创面渗出液或向创面排出水分,用于手术后缝合创面等非慢性创面的覆盖。分类编码:14-10。
(五十六)水胶体创面敷料:由黄凡士林、羧甲基纤维素钠、轻质液状石蜡组成。为无菌产品。声称产品可吸收伤口渗出液形成胶质凝胶,为伤口提供湿性愈合环境。用于非慢性创面的覆盖和护理。不用于烧烫伤创面。分类编码:14-10。
(五十七)唇疱创口水胶体贴:由涂胶基质、吸收性敷垫(由羧甲基纤维素钠制成)和可剥离的保护层组成。为一次性使用非无菌产品,含微生物限度要求(需氧菌总数≤100cfu/g,霉菌和酵母菌总数≤10cfu/g)。通过吸收创面渗出液,用于唇疱破损后创面的覆盖和护理。分类编码:14-10。
(五十八)生物玻璃皮肤创面敷料:分为糊状型和油布型两种。糊状型由生物玻璃、医用白凡士林和医用液体石蜡组成;油布型由生物玻璃、医用白凡士林、医用液体石蜡和医用脱脂纱布或水刺无纺布组成。无菌提供。用于体表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等非慢性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护理。分类编码:14-10。
(五十九)生物玻璃皮肤创面无机敷料:由白凡士林、生物玻璃粉末(无机硅酸盐颗粒)、液状石蜡组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在创面表面形成保护层,起物理屏障作用。用于小伤口、擦伤、切割伤等非慢性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护理。分类编码:14-10。
(六十)硅基生物玻璃创面粉末敷料:为生物玻璃粉末。当产品粉剂与创面接触时,材料会吸收创面上渗出液。用于急性创面及手术后缝合创面、Ⅰ度或浅Ⅱ度的烧烫伤等体表非慢性创面的护理。分类编码:14-10。分类编码:14-10。
(六十一)贻贝粘蛋白水凝胶敷料:由贻贝粘蛋白、甲基纤维素、丙二醇、甘油、柠檬酸(pH调节剂)和注射用水组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声称贻贝粘蛋白含有大量的多巴基团,在喷涂到皮肤和黏膜创面时,多巴基团快速自氧化交联聚合,形成交联高分子聚合物,通过其发挥物理屏障作用,阻隔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提供有利于创面恢复的微环境。用于浅表非慢性创面的防护。分类编码:14-10。
(六十二)仿贻贝黏蛋白高聚物肛肠凝胶敷料:由仿贻贝黏蛋白高聚物凝胶和凝胶给药器组成。仿贻贝黏蛋白高聚物凝胶由仿贻贝黏蛋白高聚物、甲基纤维素、丙二醇、甘油和水组成。为一次性使用非无菌产品,含微生物限度要求(细菌菌落总数≤200 cfu/g,真菌菌落总数≤100 cfu/g,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不得检出)。仿贻贝黏蛋白高聚物含有大量的多巴(3,4-二羟基苯丙氨酸,DOPA)基团,微酸性的保存环境使其维持未交联状态。在喷涂到皮肤和黏膜创面时,产品中的多巴基团与氧气接触,快速自氧化交联聚合,形成高分子聚合物保护层,发挥物理屏障作用,可阻隔微生物或异物进入机体,减少创面污染,同时不阻碍渗出液的排出及创面湿度的保持。作用于痔疮、结肠或直肠的浅表创面,可用于外伤浅表创面的护理。所形成的交联聚合物凝胶可随粪便排出体外,不可被人体吸收。分类编码:14-10。
(六十三)仿贻贝黏蛋白高聚物创面敷料:由仿贻贝黏蛋白高聚物、乙酸和水组成。为无菌产品。声称仿贻贝黏蛋白高聚物含有大量的多巴(3,4-二羟基苯丙氨酸,DOPA)基团,微酸性的保存环境使其维持未交联状态。在喷涂到皮肤和黏膜创面时,多巴因与氧气接触、体温、人体组织和体液的中性环境,多巴基团快速自氧化交联聚合,形成高分子聚合物,能够发挥物理屏障作用,可阻隔感染原或异物进入机体,提供有利于创面恢复的微环境。用于临床浅表性非慢性创面防护。分类编码:14-10。
(六十四)无菌液体成膜敷料:由卡波姆、聚乙烯吡咯烷酮、纯化水组成。无菌提供。通过在创面表面形成保护层,起物理屏障作用。用于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等浅表性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护理。分类编码:14-10。
(六十五)藻酸盐液体伤口成膜敷料: 由液体敷料和喷雾器组成。液体敷料由纯化水、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组成。喷雾器由喷雾瓶、气雾阀、喷头及盖帽组成,喷瓶采用铝材料制成,内表面有一层防腐涂层环氧树脂。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通过在创面表面形成保护层,起物理屏障作用。用于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等非慢性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护理。分类编码:14-10。
(六十六)医用水凝胶敷料: 由水凝胶、PE无纺布网孔膜组成的水胶体敷贴和医用胶带组成。水凝胶为由聚乙烯醇、聚氧化乙烯和水在高能电子辐射下形成的交联共聚物。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用于吸收创面渗液或向创面排出水分。用于手术后缝合创面等非慢性创面的覆盖。分类编码:14-10。
(六十七)喷剂成膜敷料:由纯化水、丁二醇、黄原胶和羟苯乙酯组成。为非无菌产品,有微生物限度要求(需氧菌总数≤100cfu/ml,霉菌和酵母菌总数≤10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均不得检出)。通过在创面表面形成保护层,起物理屏障作用。用于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等浅表性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护理。分类编码:14-10。
(六十八)液体成膜敷料:由硝化纤维素、乙酸乙酯、棕榈酸异丙酯和苯氧乙醇组成,为非无菌产品,有微生物限度要求。通过在创面表面形成保护层,起物理屏障作用。用于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等浅表性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护理。分类编码:14-10。
(六十九)喷剂成膜敷料:由卡波姆、甘油和水组成,为非无菌产品,有微生物限度要求(细菌菌落总数≤80cfu/g,真菌菌落总数≤80cfu/g,大肠菌、致病性化脓菌均不得检出)。通过在创面表面形成保护层,起物理屏障作用。用于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等浅表性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护理。分类编码:14-10。
(七十)液体成膜敷料:由甘油、聚乙烯吡咯烷酮、卡波姆、苯甲酸钠和纯化水组成,为非无菌产品,有微生物限度要求。通过在创面表面形成保护层,起物理屏障作用。用于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等浅表性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护理。分类编码:14-10。
(七十一)液体成膜敷料:由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氯化钠和纯化水组成。为非无菌产品,有微生物限度要求(需氧菌总数≤100cfu/ml,霉菌和酵母菌总数≤100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出)。通过在创面表面形成保护层,起物理屏障作用。用于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等浅表性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护理。分类编码:14-10。
(七十二)液体成膜敷料: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卡波姆和纯化水组成,为非无菌产品,有微生物限度要求。通过在创面表面形成保护层,起物理屏障作用。用于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等浅表性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护理。分类编码:14-10。
(七十三)液体成膜敷料: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卡波姆940和纯化水组成。为非无菌产品,有微生物限度要求(需氧菌总数≤100cfu/ml,霉菌和酵母菌总数≤100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均不得检出)。通过在创面表面形成保护层,起物理屏障作用。用于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等浅表性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护理。分类编码:14-10。
(七十四)液体成膜敷料: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卡波姆940和纯化水组成,为非无菌产品,有微生物限度要求。通过在创面表面形成膜状保护层,起物理屏障作用。用于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等浅表性创面。分类编码:14-10。
(七十五)液体成膜敷料: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卡波姆940和纯化水组成。为非无菌产品,有微生物限度要求(需氧菌总数≤100cfu/ml,霉菌和酵母菌总数≤100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均不得检出)。通过在创面表面形成膜状保护层,起物理屏障作用。用于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等浅表性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护理。分类编码:14-10。
(七十六)液体成膜敷料: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卡波姆 940、氢氧化钠、羟苯甲酯、甘油和纯化水组成。为非无菌产品,有微生物限度要求(需氧菌总数≤100cfu/ml,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10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均不得检出)。通过在创面表面形成保护层,起物理屏障作用。用于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等浅表性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护理。分类编码:14-10。
(七十七)液体成膜敷料:由聚乙烯吡咯烷酮、卡波姆940、氢氧化钠、羟苯甲酯和纯化水组成。为非无菌产品,有微生物限度要求(需氧菌总数≤100cfu/ml,霉菌和酵母菌总数≤100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均不得检出)。通过在创面表面形成膜状保护层,起物理屏障作用。用于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等浅表性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护理。分类编码:14-10。
(七十八)伤口成膜敷料:由明胶、海藻酸钠、甘油、橄榄油和纯化水组成。为非无菌产品,有微生物限度要求(细菌菌落总数≤200cfu/g,真菌菌落总数≤20cfu/g,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均不得检出)。通过在创面表面形成保护层,起物理屏障作用。用于小创口、擦伤、切割伤等浅表性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护理。分类编码:14-10。
(七十九)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非灭菌):由三层非织造布(内外层为无纺布、中间层为熔喷无纺布)、口罩带、鼻夹经机热合、点焊而成。为非灭菌产品,一次性使用。供临床各类人员在非有创操作过程中佩戴,覆盖住适用者的口、鼻及下颌,为防止病原体微生物、颗粒物等的直接透过提供一定的物理屏障。分类编码:14-14。
(八十)医用口罩及其送风系统:由消毒充电基座、呼吸净化主机(含螺旋管道、紫外线灯、过滤棉和活性炭)、一次性口罩(口罩上焊接有两个导向阀,分别连接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送风管、腰带组成。一次性口罩、送风管、腰带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呼吸净化主机可重复使用,使用后需放到消毒充电基座内进行充电、消毒。使用时,送风管一端与主机连接,另一端与一次性口罩上的进气管道连接,环境中的空气首先进入主机的螺旋管道并被过滤,主机中的的紫外线还可照射空气达到杀菌目的,主机的风扇推动经过过滤杀菌的空气经送风管送入口罩内供佩戴者呼吸使用,佩戴者呼出的气体经出气管道送出。用于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佩戴,覆盖住使用者的口、鼻及下颌,防止细菌等进入人体。分类编码:14-14。
(八十一)医用正压防护头罩:由一次性隔离头罩和隔离头罩主体组合而成,两者需配套使用。其中,一次性隔离头罩由PVC材料构成,隔离头罩主体由聚氨酯自结皮海绵橡胶、马达、风机和过滤器组成。使用时,将一次性隔离头罩和隔离头罩主体组装并穿戴于头部。产品通电后,隔离面罩主体中的马达会驱动叶轮产生空气流动,使空气通过Hepa14医疗级别高效过滤器净化后进入头罩内,并保持头罩内正压,确保病毒细菌不能从外部进入。头罩内的空气通过顶部的单向阀排出。用于为佩戴者提供抵御病原体的保护性屏障,适用场景为治疗或隔离高风险感染者的医院病房和科室。分类编码:14-14。
(八十二)医用正压防护头罩:由罩体隔离装置、腰带式电动送风装置、空气过滤装置组成。头罩隔离装置由底座、透明罩、后布帘罩、金属支架、收口绳及卡件、松紧带及插扣、口罩型排气阀、风向导风板、呼吸软管组成;腰带式电动送风装置由送风装置外壳、送风电机、充电电池、控制电路、插扣式可调腰带组成;空气过滤装置由空气过滤芯板及硅胶“口形”密封圈组成。空气过滤芯板为一次性使用,其他组件为可重复使用。声称通过罩体隔离装置隔离外界空气,空气经过滤芯板过滤掉空气中的滤粒径≥0.26μm的病菌、颗粒物、滤纸多带的静电及吸附纳米(nm)级的病毒等微小物质后由送风电机经呼吸软管送入头罩内供使用者呼吸。用于阻止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向医护人员传播。分类编码:14-14。
(八十三)防感染循环气流防护头罩:由主机、一次性循环头罩、电池(包括电源连接线和电池袋)、导气管(包括出气导管和进气导管)、背带组成。主机分为进气管路部分、排气管路部分、操作显示屏和电源插座四部分;进气管路部分由过滤装置(腔)、气泵、进气电加热高温消杀装置(腔)、冷凝装置(腔)、连接管、水盒(内含纯净水)和整流器组成;排气管路部分由导流管、排气加热室、出气口、散热窗组成。一次性循环头罩和导气管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主机、电池、背带可重复使用,使用前后需采用75%浓度的医用酒精擦拭外部或臭氧消毒柜进行消毒处理。声称主机内的过滤装置(KN95 过滤片)对吸气管路内空气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初步过滤后,气泵将空气压入进气电加热高温消杀装置(电加热芯)进行高温杀灭气路内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工作时温度为500℃—600℃),之后在冷凝装置(腔)内对经过处理的空气进行两次降温处理(最后气体温度为35℃左右),最后气体进入水盒加湿后经增流器通过进气导管送入头罩内供使用者呼吸(进气温度在30℃以下);呼出的气体沿着出气导管经过主机中导流管及排气加热室、出气口,从侧上方的散热窗排入大气。用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佩戴,阻止病原微生物通过空气向工作人员传播和阻隔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向工作人员传播;也用于医疗机构中,感染病毒的患者佩戴,减少病毒、病原微生物向空气传播。分类编码:14-14。
(八十四)电动送风灭杀式医用正压防护头罩:由披肩式防护面罩、呼吸背包(包括壳体、一级高效过滤器、等离子灭杀腔、后级净化器、金属风管、电动风机、电池)、波纹软管组成。使用时,使用者将面罩佩戴于头面部,呼吸背包背在背后,开机后空气经高效过滤器、等离子灭杀腔、后处理装置后,将气体中的颗粒物、液滴、细菌、病毒、有害气体清除。之后,洁净的空气通过波纹软管输送到面罩内供佩戴者呼吸,并在面罩内形成正压。用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感染了病毒的患者佩戴,防止病毒、微生物的传播。分类编码:14-14。
(八十五)医用正压送风式呼吸器:由头罩或面罩、披肩、视窗、过滤装置、正压风机、呼吸导管、电池、电器控制面板、报警装置、开关、充电器组成。过滤元件为一次性使用,其他组件可重复使用。空气由正压风机吸入,经过滤装置过滤掉包括微生物在内的气溶胶颗粒。过滤后的洁净空气经呼吸导管输送到头罩或面罩内,通过保持一定的送风量条件,维持呼吸区域正压环境,使外部气体无法进入,罩内气体可由底部排出。用于医务人员近距离接触高致病性呼吸系统传染病员时的呼吸防护,阻隔液体、飞沫、微生物气溶胶等向医务人员传播。分类编码:14-14。
(八十六)正压生态防护服:由一次性防护服、头罩、呼吸管、消杀模块组成。一次性防护服由防护服主体、领环组成;头罩由头罩主体、视窗、头带、过滤窗组成;呼吸管由通气管、管接头组成;消杀模块由壳体、电池、滤芯、腰带组成。利用涡轮风扇产生负压将外部空气吸入消毒模块内部,空气在消毒模块内部,经过过滤层对细菌、病毒的过滤阻隔作用和紫外线的杀菌、杀病毒后,洁净的空气通过呼吸管送入防护服与头罩内部,并形成正压,使外部气体无法进入,罩内气体可经过头罩上的过滤网排出。用于在医疗机构、高危病菌感染区域、有病菌感染风险等的使用场景工作的医务人员,阻止病毒随空气或液体向医务人员传播。用于医护人员防护。分类编码:14-14。
(八十七)动力式鼻冲吸器:由主机(含上盖、进气过滤棉)、电源适配器、洗鼻组(含过滤瓶、输气管、洗鼻瓶、鼻罩)、吸鼻组(含吸鼻瓶、输气管、硅胶吸引头)、置瓶座、防滑减震垫、收纳袋组成。不含冲洗液。使用前加入冲洗液。用于感冒、鼻炎患者清洗鼻腔、吸出鼻涕,改善因感冒、鼻炎引起的鼻腔干燥等症状。分类编码:14-07。
(八十八)电动压力喷雾洗鼻器:由主机、冲洗头组成。不含冲洗液。为非无菌提供可重复使用产品。与鼻腔清洗液配合使用,用于鼻炎患者冲洗鼻腔。分类编码:14-07。
(八十九)口鼻气雾给药器:由喷嘴、增压仓、主机、给药按钮、上盖、吸入器连接口、腔体、塑胶底座和给药装置组成。采用高分子、硅胶、塑料和金属材料制成,也可包括气雾剂药物吸入给药的装置(含雾化功能)。为非无菌提供可重复使用产品。不含药物。不具有剂量控制功能。用于对患者体表和自然腔道局部给药。不用于皮下给药和静脉给药。不包括阴道给药器。分类编码:14-07。
(九十)药粉吸入器:由吸嘴、腔体(含胶囊槽)、穿刺针、电路组件(包含测量声音或气流的传感器、蓝牙芯片及电池模块)、底座壳体和指示灯组成。采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高分子材料和不锈钢金属材料制成。非无菌提供。不含药物,不具有雾化功能。使用时,将胶囊型药粉放入胶囊槽内,穿刺针刺破胶囊,患者通过吸嘴吸气,将胶囊内药物粉末吸入肺部。附件中的传感器能够识别患者吸入胶囊时的冲击声音或气流,冲击声音或气流与使用者吸气速率正相关,利用此特性,可监测使用者吸气是否充足,吸气不足时,红灯闪烁,吸气量充足时,绿灯闪烁,吸气一般时,黄灯闪烁。用于辅助患者吸入胶囊型药粉。分类编码:14-07。
(九十一)鼻部冲洗器:由冲洗头、瓶体、瓶盖、单向阀组成。为非无菌产品。不含冲洗液,使用前装入冲洗液。用于对患者鼻腔进行冲洗。具有剂量控制功能。分类编码:14-07。
(九十二)个性化阻鼾器:薄壳状。根据患者的口内数据,通过热压膜工艺制成的个性化产品。采用热塑性聚氨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制成。为可重复使用非无菌提供产品。使用时,垫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的上下牙之间,声称上颌带有前导结构,佩戴时可使患者下颌前伸,舌体前移,舌咽部、腭咽部气道畅通,提高通气量,避免呼吸暂停和减低鼾声。用于缓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的症状,同时能提高睡眠质量。分类编码:14-16。
(九十三)一次性使用硅胶导尿管:由硅胶导尿管、纯化水包组成;其中硅胶导尿管由球囊、单向阀、冲洗接口(三腔导尿管)、冲洗腔塞子(三腔导尿管选配)、排泄锥形接口、管身组成。导尿管采用硅橡胶材料和亲水润滑涂层(不含药物、银盐或抗菌成分)制成,其中亲水润滑涂层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制成。纯化水包为铝箔袋装载的纯化水。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用于临床上常规导尿,经由尿道插入膀胱,利用膀胱的压力使尿液通过导尿管排出体外。纯化水包用于导尿管管身的润滑。分类编码:14-05。
(九十四)一次性使用硅胶导尿管:由导尿管、水润滑包(选配)组成;其中导尿管分为单腔、双腔气囊和三腔气囊;单腔导尿管由排液腔锥形接口、管身、排液孔组成;双腔气囊导尿管由球囊腔充起锥形接口、排液腔锥形接口、阀、管身、球囊、排液孔组成;三腔气囊导尿管由球囊腔充起锥形接口、排液腔锥形接口、阀、冲洗腔锥形接口、管身、球囊、排液孔、冲洗孔组成;水润滑包由无菌水和水刺纱布组成。导尿管采用医用级硅橡胶和亲水润滑涂层(不含药物、银盐或抗菌成分)制成,其中亲水润滑涂层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制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用于将病人膀胱中的尿液经尿道向体外导出并导入到集尿容器中。双腔和三腔导尿管的球囊在注入水后可以充盈,在留置导尿时用于固定导尿管。三腔导尿管还可用于膀胱的冲洗。水润滑包中的无菌水用于管身润滑,纱布用于将无菌水涂抹到导尿管管身。分类编码:14-05。
(九十五)一次性使用PVC导尿管:由导尿管、水润滑包(选配)组成,其中导尿管由排液腔锥形接口、管身、排液孔组成,水润滑包由无菌水和水刺纱布组成。采用医用级PVC材料和亲水润滑涂层(声称不含药物、银盐或抗菌成分)制成,其中亲水润滑涂层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制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体内留置时间小于24小时。用于将病人膀胱中的尿液经尿道向体外导出并导入到集尿容器中。水润滑包无菌水用于导尿管管身润滑,纱布用于将无菌水涂抹到导尿管管身。分类编码:14-05。
(九十六)一次性使用导尿包:由硅胶导尿管、医用检查手套、碘伏棉球/棉签、集尿袋、镊子、配药用注射器(内装无菌水)、试管(带塞)、洞巾、无纺布中单、托盘、弯盘和医用纱布组成;其中硅胶导尿管管身涂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亲水润滑涂层(声称不含药物、银盐或抗菌成分涂层)。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用于临床上常规导尿,经由尿道插入膀胱,利用膀胱的压力使尿液通过导尿管排出体外,其中配置三腔硅胶导尿管还可用于泌尿外科手术时的膀胱系统冲洗。配药用注射器(内装无菌水)用于充起导尿管的球囊,不得用于注射人体使用。碘伏棉球用于完整皮肤的消毒。分类编码:14-05。
(九十七)可回收前列腺支架系统:由支架系统和输送系统组成,其中输送系统由推送管和导引管组成,支架系统由支架体、支架帽和回收线组成。采用镍钛合金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制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通过输送系统将支架系统植入到前列腺尿道,支架系统膨胀后可对增生的前列腺组织进行挤压,造成前列腺增生组织局部缺血坏死,从而形成新的腔道进行尿液疏通。通过回撤回收线,可将支架系统从患者体内撤出。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缓解继发下尿路症状(LUTS)。支架系统在体内滞留时间小于30天。分类编码:14-05。
(九十八)一次性使用辅助排便旋转杆:由取便杆和连接管组成,取便杆前端两侧有螺纹状突起。采用聚乙烯和聚氯乙烯材料制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使用时,将取便杆插入肛门,通过手动旋转,使取便杆前端两侧的螺纹状突起转动,对肛门内的硬质粪便起到破碎作用,在使用过程中还可注水起到稀释软化粪便作用。用于辅助破碎粪崁塞病人、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硬质粪便,也用于辅助向肛门中注水以软化粪崁塞病人、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的硬质粪便,帮助患者排便。本产品仅限于由医护人员使用。分类编码:14-16。
(九十九)肛门直肠插管:由取便杆、手把环、灌肠道、螺旋脚蹼、顶尖、灌肠孔、鲁尔接头、连接管组成。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使用时,将顶尖插入肛门,扭转取便杆将取便杆推入便秘者的肛门内,设置螺旋脚蹼和灌肠孔,转动螺旋脚蹼破碎肛门内的硬质粪便,同时将粪块碎粒嵌入螺旋脚蹼中,回拖取便杆,将粪块碎粒带出体外,数次操作后,粪团松动。还可将灌肠剂(甘油、开塞露等)经由连接管、鲁尔接头、空心的取便杆、灌肠孔后注入直肠内,数分钟后,患者可自行排出大便,解决粪嵌塞。还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连接管注水进入直肠内,起到稀释作用,促进排便。用于医疗机构中辅助便秘患者排便。也用于经连接管进行注药。不含灌肠剂。分类编码:14-07。